結果最後一幕還是哭了(咦)
不是第一次看歌劇魅影了。
電影大概看了三四遍,原作略有所讀。
只是,隔了這麼久再心血來潮的去看了音樂劇,不自覺的又感到一種莫名的悲哀。
原來從那麼久以前,世人就開始以自以為是的方法嘲笑這個世界…而那些被貶為異端,淪為邊陲的人,從那麼久以前開始,就註定無法翻身……
曾經讀過一篇短文,一對恩愛的夫妻在妻子罹患癌症後,丈夫雖然不離不棄,但妻子卻覺得自己被命運捉弄,變得痛苦又醜陋,漸漸的開始懷疑丈夫、懷疑週遭關心她的人,覺得他們不了解她的痛苦,背著她偷偷享樂……
到了最後,丈夫再也無法忍受待在她身邊了。
我想一定是的。外表能影響一個人很大很大的。這樣的影響跟價值觀和社會壓力成正比,跟內心的力量成反比吧。
是的,也有人不幸殘疾後依然積極向上,但也不可否認的有人從此自暴自棄、放縱自己。即使努力訓練自己跟上社會的腳步,社會中的其他人依然會用「殘疾人士」的眼光對待他--不管是憐憫或是害怕。
也有些人認為自己的不幸歸咎於社會的虧欠,而認為整個社會都應該給他們特權吧。
努力想變成普通人的自己,跟努力想得到特殊待遇的自己,看似懸殊,其實是一樣的。…
他們只是希望能生存罷了。能在這個社會裡不受到異樣眼光的生存下去…為此,他們需要力量或是認同。
我覺得外表也是這樣。
不能否認現在的社會就是喜歡鼻子尖挺五官端莊身材纖細的女孩子吧?一般人會注意路人也通常是覺得「穿得好帥」「好正」或是「好奇怪」「好醜」…的確,在知道一個人的內心前,外表是我們唯一的判斷標準。
…回到歌劇魅影,
也許有人會覺得「長得醜被排擠是自己的事,沒必要為了這種原因變成這種偏激的變態吧……」但是,以艾瑞克的「程度」來說,這種人無論再怎麼努力的在社會生存,所有人一定還是一看到他就會覺得「好醜」「好可怕」吧……從小接觸這樣的目光與感覺長大的人,怎麼可能懂得包容關懷同情憐憫呢?更別說是愛了。
與其說是他挑上克莉斯汀作為愛人,不如說是他希望她能成為自己的知己吧。
能夠穿透面具穿透臉,看到他內心僅存的一點點「愛」…對音樂的愛…。
但艾瑞克曲解了這種感覺…正因為他從來沒有實際上的喜歡過任何人或是被任何人喜歡過,他才會覺得這樣的愛同義於佔有跟強制吧…他太希望太希望克莉絲汀了解他了,可是她怎麼可能了解他呢?一個素昧平生手段強硬長得又難看的殺人魔?
劇中,勞爾除了克莉絲丁的愛人以外,也扮演了如同「正常人」一般的角色,不斷告訴在艾瑞克的作風與艾瑞克的音樂間擺蕩徘徊的克莉絲丁,這個人,是個醜陋的殺人魔…
艾瑞克雙手的鮮血什麼也沒換到,除了永遠的空虛與寂寞,和一世惡名,和滿滿的,滿滿的歌……
最後還是永遠寂寞了嗎,最後。
ps.不過魅影的手好漂亮(拖走)纖細修長關節又好分明(你到底都在看哪裡
ps2.不過魅影活在現代可以去廣播電臺工作...(拖走